近年来配资知识服务网,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频频亮起红灯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“心理保卫战”中,家庭教养方式构成了孩子心灵成长的第一道防线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8月15日,2025南国书香节现场,一场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发起的公益分享会“如何说,孩子才会听?怎么听,孩子才肯说?——从家庭教养方式预防孩子心理危机”受到读者欢迎。心理老师成长联盟创办人、校园安全责任风险管理专家安夏,家庭教育指导师、儿童读写障碍服务导师宋洁莲亲临现场,为广大家长带来良性亲子沟通的“心钥”。
活动现场,真实家庭冲突视频引发了家长的强烈共鸣。宋洁莲从家长高度关注的“叛逆”“课业压力大”“厌学”等问题入手,通过丰富的实用技巧为焦虑的家长们提供了亲子沟通的实用指引:
情绪命名法:
通过感官想象(嗅觉、触觉等)激活副交感神经。缓解焦虑;可以引导孩子将抽象的情绪具象为“石头”“火山”等,降低孩子的表达门槛。
沟通“红绿灯”转换器:
当孩子喊出“我不想上学”时,家长的本能反应往往是强硬喝止。专家传授沟通秘籍,将指责性的“你信息”转化为感同身受的“我信息”:先用客观、不带指责批判的方式描述自己看到的事情,再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或这件事对自身的影响,最后再表达自己的期待。
活动中,宋洁莲从家长的情绪困扰中提炼出具体问题,并通过案例分析、亲子角色扮演、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,有效帮助父母迈出与孩子互相理解的第一步。
互动环节气氛热烈。一位母亲急切询问:“孩子拒绝沟通,总说‘别管我’,我该怎么办?”宋洁莲指出,这种情况往往源于长期沟通的挫败感。想要扭转亲子关系,建议家长从微小积极互动开始,如不要急着否定孩子,尝试每天真诚赞赏孩子一个细节,以此重建信任。另一位父亲苦恼于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,宋洁莲强调“家长优先处理情绪,再处理问题”,并现场示范“积极暂停”技巧。
会场还贴心赠送了精选书单,涵盖助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实用读物:《中小学生的心灵捕手:中小学心理辅导110问》《心理老师的解忧杂货铺:中小学心理工作119问》《青少年团体心理活动99例》《心理活动创意玩法138例》。
这些图书凝聚了一线心理老师的经验和智慧,针对当下中小学生常见的上百种心理问题提供解答,为家长、教育工作者等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人群架起理解的桥梁,提供科学的沟通框架与方法。
在分享会上,广东科技出版社副总编辑颜展敏致辞表示,近年来,广东科技出版社开辟了全新的“心理”版块。针对中小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,出版人的职责便是在孩子和帮助者之间架起知识的桥梁,让孩子们知道有人懂我,让家长、老师知道如何正确地帮助孩子。
作为青少年心理图书的策划人,安夏也讲述了出书的初衷。她表示,我们新出的《中小学生的心灵捕手:中小学心理辅导110问》和《心理老师的解忧杂货铺:中小学心理工作119问》两本书都是属于心理游戏类的。我们会有一些很明确的游戏规则,我们希望帮到一些学校里面的老师,包括一些青少年心理工作教育者,还有家长他们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,去跟孩子做一些教育类的沟通。比如说情绪管理,可能有些老师家长习惯了说教,孩子不太愿意听,就跟我们今天的主题一样,但是我们通过游戏的方式,让孩子在玩中去感悟的话,其实这样的效果会更好。
采写:南都N视频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温欣配资知识服务网
富牛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